泰杰伟业Vascare™颅内药物球囊导管首例试验组手术获得成功!

发布日期:2021-08-04 09:06
浏览次数:1260
 
   
       2021年7月26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缪中荣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管生教授担任协调研究者的Vascare™颅内药物球囊导管的临床试验项目完成首例试验组手术,手术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莫大鹏教授团队完成。

       Vascare™颅内药物球囊导管由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适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改善脑部供血,预防术后血管狭窄的发生。这种球囊扩张导管具有顺应性适中、药物释放速度快、通过直径小等特点。
   


       入组病人左侧大脑中动脉高度狭窄,狭窄率超过70%。脑梗死后遗症且头颅MRI提示脑梗死面积增加,口服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遂进行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成形术。术中采用裸球囊预扩+颅内药物球囊导管扩张治疗。术后造影显示病变部位血流通畅,病变血管狭窄明显改善。



       药物涂层球囊( drug coated balloon,DCB)是结合普通球囊扩张与药物输送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DCB 的作用机制是将药物均匀、有效地涂布于局部动脉。球囊导管多为半顺应性,以折叠的状态存在,用作药物的运载平台,到达靶病变部位扩张后,通过末端膨胀的球囊将抗内膜增生药物送入局部血管壁,进入壁内的药物与细胞外蛋白成分可逆性结合,从而实现抗内膜增生的作用。

       DCB涂层药物紫杉醇不仅应具备有效的抗细胞增殖能力,还应能快速被组织细胞摄取。目前认为,紫杉醇是极适合DCB使用的药物,且能够以极低的浓度抑制新生内膜增生,一旦被输送到血管壁,能够迅速与动脉壁的疏水部位结合,破坏正常的微管功能和细胞骨架排列,从而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新生内膜增生。全球唯一一款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 Neuro Elutax SV 药物球囊产品也采用紫杉醇药物涂层。

       作为一种既不依赖支架又能实现局部动脉获得有效药物浓度的血管内治疗器械,DCB 为预防血管再狭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选择。多项研究表明,DCB 在冠状动脉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DCB 在心血管病领域的现行应用已验证了 DCB 的优越性,体现了 DCB 的价值,与冠状动脉类似,脑动脉同样存在粥样硬化性狭窄发生率高、介入治疗后复发率高、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难以处理等问题,DCB 的出现为颅内狭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针对于脑动脉疾病的DCB治疗,Han 等的报道支持了 DCB (德国贝朗,紫杉醇药球)用于 ICAD 的可行性,其回顾了使用 DCB 治疗的 31 处 ICAD 病变,所有病变部位 DCB均置入成功,平均 9.8 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显示,无患者再发缺血症状,影像学随访仅1例出现无症状性再狭窄。XU等 对颅内动脉狭窄及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行药物球囊扩张后,患者的术后卒中复发率较低,且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有效证实。

       DCB 是为降低血管内治疗后再狭窄风险设计而成的新型介入器械,已在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中崭露头角,现有的文献报道初步表明,在脑动脉疾病的治疗中,DCB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物球囊技术引入神经介入手术,将为预防血管再狭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选择。该方法无需置入金属支架,从而减少了血管内膜的炎症反应、降低了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缩短了双联抗血小板时间、减少了出血风险,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也更为适用; 另外与冠状动脉相比,脑动脉更为复杂,DCB 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在脑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更具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