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缺血性脑血管病国际高峰论坛+ 查看更多
2019年山东省缺血性脑血管病国际高峰论坛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19-10-23 10:30
浏览次数:400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2019年10月18日-20日,伴随着中国建国70周年的喜庆氛围,2019年山东省缺血性脑血管病国际高峰论坛也迎来了召开。此次会议地点选在山东济南,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亲临授课并进行典型案例与优秀论文分享。
其中,马青峰教授(北京宣武医院)报告的《卒中绿色通道流程管理和质控改进》为卒中中心的质控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刘尊敬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分享的《缺血性卒中真实世界的抗栓选择》对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了透彻的分析,重新细化了不同单抗、双抗药物选择的使用场景;吴波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徐蔚海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分别对高分辨率磁共振在脑血管病的应用展示了精彩的病例分享;徐运教授(南京大学鼓楼医院)和焦力群教授(北京宣武医院)则对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的最新方法和方向进行汇报;刘鸣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则针对急性脑梗死诊治热点询证研究动向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孙钦建教授(山东省立医院)提出的基于自然人群队列研究得颅内动脉狭窄治疗思考同样引人深思,等等。众多大咖共同呈现了一场脑缺血学术盛宴,可谓精彩纷呈!
此外,本次大会还有一项重要报告:《VOA-EPD前瞻性研究启动会》,本次研究由山东省立医院牵头,联合多中心共同研究,旨在明确栓塞保护装置对降低椎动脉起始段支架成形术风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次大型研究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实属首例。研究预计入组188例受试者,EPD组和非EPD组各94例,其中EPD组采用Proender®栓塞保护伞(泰杰伟业)进行VAOS,非EPD组未使用任何保护装置进行手术。通过计算术后7天内颅内与手术相关的新发缺血灶的发生率作为主要指标及其他次要指标来判断EPD对于降低VAOS风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Proender®保护伞作为国产唯一可用于神经介入的保护伞装置,自2014年上市后获得临床工作者一致好评,很荣幸被临床选中参与本次大型前瞻研究。由于椎动脉的特殊性,使得普通的颈动脉保护伞无法直接用于椎动脉。近半患者椎动脉处于扭转状态,同时椎动脉直径要小于颈动脉,这对于保护伞的通过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Proender®保护伞直径包括3mm-7mm五种型号,采用快速交换系统,使得其可以更好的应对椎动脉走形迂曲和直径小的特点。匹配的独立运动导丝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椎动脉内膜损伤,极大降低术中血管痉挛的概率。一体化编织滤网设计可以在捕捉栓子的同时有效降低血管内压差,避免术中低灌注和术后高灌注的发生。泰杰伟业也将持续关注此次研究,并预祝研究成功!
最后,2019年山东省缺血性脑血管病国际高峰论坛获得完满成功,泰杰伟业也在本次会议中收获临床专家的广泛专注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