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7.01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一例
一.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27岁。
主诉:
因“骑车摔伤头部伴光感消失20小时”于2023.08.21入院。
现病史:患者于2023.8.20下午自己骑车时不慎摔倒致头眼部受伤,伤后当即不省人事(时间较短,具体不详),左眼部创口流血,左眼视力消失,伴头痛,无胸闷、胸痛、恶心、呕吐,无四肢抽搐,无呼吸困难等不适。自行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头颅CT示“左额窦、眼眶骨折”,具体诊疗不详。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急诊科就诊,头颅及眼眶CT发现“左额窦、眼眶、上颌窦多发骨折,脑内血肿”。经我科会诊后,以“开放性头部损伤;左眼视神经损伤伴视力缺失”收住入院。自受伤以来,患者左眼视力消失,头痛明显;无恶心、呕吐、发热,无四肢抽搐。精神较差,未进食,睡眠差。大小便自解。
二.术前影像
术前影像学检查:DSA检查显示患者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有一不规则动脉瘤。

术前测量动脉瘤大小及载瘤动脉近端和远端血管直径,预计覆盖动脉瘤瘤颈所需支架长度约为23mm。
三.术前诊断
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创伤性假性动脉瘤。
1、手术方案:
2、术中器械:
· 8F股鞘
· 6F 90cm 长鞘
· Synchro®-14 0.014in*200cm微导丝
· 银蛇6F-105中间导管
· XT-27支架微导管
· Echelon-10栓塞微导管
· 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4.0-18(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3.5mm*23mm)
· 三枚弹簧圈:2枚3mm*12cm-3D、一枚2mm*6cm-3D
四.手术过程
患者仰卧位,全麻成功后,常规腹股沟区消毒铺无菌巾,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8F鞘并完成全脑血管造影。
![]() |

6F长鞘和6F中间导管同轴建立稳定通路,路图下,选择合适工作角度,在微导丝牵引下将Echelon-10栓塞微导管超选入动脉瘤腔内;以Synchro®-14微导丝携XT-27微导管顺利送至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

经栓塞微导管先填入一枚3mm*12cm-3D弹簧圈。然后沿着XT-27微导管输送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4.0-18(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3.5mm*23mm)送至病变远端合适的位置,准确到位后,先回撤微导管借助输送系统的显影提示,同时观察支架头端打开呈V型喇叭口状时,将微导管与输送系统整体回撤,完成远端定位后,采取推拉结合方式缓慢释放Nuva®支架,支架顺利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