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治疗颈内动脉末端动脉瘤一例



1. 患者基本信息

       女性,55岁,因头晕3个月入院行头部CT和DSA检查显示左侧颈内动脉C7段动脉瘤。

入院查体情况: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2.手术方案

       手术拟行“密网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术”。
  

       术前三维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C7段动脉瘤,经测量动脉瘤瘤颈宽约6.27mm,载瘤血管直径:4.73mm、3.54mm、2.97mm。

3.术中使用材料

        8F指引导管、Navien072-115中间导管、Echelon10微导管、Synchro-14微导丝、泰杰TJMC18 Plus支架微导管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5.0-18(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4.5mm*27mm)泰杰Perdenser®7mm*30cm-3DPerdenser®6mm*15cm-3DPerdenser®4.5mm*12cm-3D弹簧圈等等。

4.手术过程

       8F指引导管、6F中间导管同轴建立稳定通路。选择合适工作角度,沿微导丝将泰杰TJMC18 Plus支架微导管送至大脑中动脉内侧大约1/3位置,并预埋栓塞微导管在动脉瘤腔内,计划在密网支架释放后对动脉瘤进行弹簧圈疏松填塞。



      沿泰杰TJMC18 Plus支架微导管,将泰杰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TJED-D-5.0-18(预期血管直径和长度4.5mm*27mm)输送到位。



       完成远端定位后,推拉结合缓慢释放Nuva®支架,支架顺利打开。



       完全释放支架后,造影可见支架显影清晰,形态良好,无贴壁不良。



       之后采取先固定输送导丝,向前推送微导管,待微导管穿过装置后,再将输送导丝远端回撤入微导管内,然后整体撤出。



       随后,对动脉瘤进行疏松填塞,经预埋的栓塞微导管填入泰杰Perdenser®7mm*30cm-3D、Perdenser®6mm*15cm-3D、Perdenser®4.5mm*12cm-3D弹簧圈。



       术后多角度观察可见支架贴壁良好,术后即刻造影可见支架内血流通畅,动脉瘤内可见明显造影剂滞留,远端分支显影无缺失,结束手术。

       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是泰杰伟业公司新上市的一款治疗脑出血类疾病产品,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密网支架,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具有独特的可回收性,采取释放-回收段整体显影设计,这种将可回收区域可视化的设计,极大地方便了术中的操作;其次,Nuva®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主体丝采用的是镍钛合金,具备超弹性,自膨打开的特性很好;在具备两根铂铱合金显影丝的同时还引入了在透视下也可显影的镍钛铂丝,使得Nuva®支架具有通体显影效果,术中易于观察支架的打开、走形及贴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