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der®一次性使用栓塞保护伞应用于左侧颈内动脉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据文献报道,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即便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控制,2年内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也高达26%以上;而60%以上的脑梗塞是由于颈动脉狭窄造成,严重的脑梗塞可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故而,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
颅外颈动脉狭窄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闭塞、斑块破裂栓塞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临床上从轻至重表现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头晕、黑蒙、记忆力减退、偏瘫、失语等。经皮血管成形术作为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微创介入手段,已经取得了与传统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相似的临床效果,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患者基本信息:男性,84岁,体重73kg。头晕两年,加重半月。

既往病史:患者自诉有心前区不适;高血压病史,自服“氯吡格雷、氨氯地平、复代文”治疗;否认吸烟饮酒史。

入院检查:1.双侧颈内动脉内-中膜不均匀增厚伴斑块形成,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管腔狭窄。2.左房扩大,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主动脉瓣轻-中度返流,左室舒张功能降低。









脑血管造影:右侧颈内动脉岩骨段及海绵窦段狭窄约80%,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约90%。

头颅MR+HRMR:右侧颈内动脉C3、4段、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强化斑块,管腔重度狭窄;左侧颈内动脉C3段局部扩张。



手术方案:考虑到患者,心功能不全且伴有返流,右侧颈内动脉岩骨段及海绵窦段狭窄约80%,先处理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狭窄病变,右侧狭窄择期处理。遂行左侧颈动脉血管成形术。



左侧肱动脉置入6F血管鞘,5F导管在0.035in导丝引导下置于左侧颈总动脉,引入260cm加硬导丝置于左侧颈外动脉,置换6F导引导管,引入泰杰Proender®6mm保护伞,通过病变部位缓慢释放于狭窄远端。

同时,进入3x20mm,4x20mm球囊扩展狭窄段,随后引入药物球囊进行14个atm的扩展并且维持40S。





药球扩张后,回收鞘管到位,将伞包完全收入鞘内,撤出体外,术后造影显示血流通畅,病变血管狭窄度明显改善。

产品介绍


泰杰伟业Proender®保护伞采用镍钛编织滤网。渐变式的网孔,配合网口锁边设计,既能保证伞口饱满打开,增强贴附效果,从而保证对栓子的捕捉有效性,又可以有效降低血管内压,从而对颅内血管和组织达到双重保护的作用。



除两端标记点外,伞口闭合显影环的设计,使得术中可以清晰的观察到伞包位置和释放状态。
独立导丝允许导丝可以做一定幅度的旋转或轴向运动。避免已释放的滤网发生位移,损伤血管内壁引发血管痉挛。固定套管经过激光螺旋切割处理,提高了柔软度,更有利于通过迂曲血管,释放伞时也更加贴壁。



输送鞘管采用分段的硬度设计,远端更软,同时具有出色的抗弯折能力。回收鞘管拥有更大的内腔直径,全段PTFE涂层,摩擦阻力只有同类产品的50%。一体化的输送鞘管和回收鞘管,可与0.014″导丝兼容,实现术中快速交换。

参考文献:
[1]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 第2卷 第5期 2007年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专家共识高峰1 ,杜彬1 ,秦海强2 ,申丹丹3 ,王桂红2 (编译)
[2]简崇东,梁雄壮,黄建敏,等.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临床应用观察[J].山东医药,2012,14(52):77-78.
[3] TITTO T,LDICULA,LENORE N,et al. Neurological complica⁃ tions and aspects of basilar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J]. The Neu⁃ rologist,2007,13(6):363-368.
[4] TORAL R. PATEL,KETAN R. BULSARA,et al. Current strat⁃ egie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atheroscl-erotic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J]. Neurosurg Rev,2009,32(1):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