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泰杰伟业携新品参加2022年厦门脑血管病论坛+ 查看更多
【会议报道】泰杰伟业携新品参加2022年厦门脑血管病论坛
+ 查看更多
发布日期:2022-10-25 14:17
浏览次数:311
10月21日-23日,2022年厦门脑血管病论坛暨神经内镜技术研讨会在厦门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三省的70多位神经内镜及脑血管病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奉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线下参会人数众多,且线上点击量达12万。

【会议现场 大咖云集】
该论坛由厦门市医学会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主办,会议设神经内镜技术研讨及脑血管病论坛两个主会场以及重症护理论坛等五个分会场,开展了手术转播治疗演示,经典病例讨论、专题大咖讲座、学术查房等丰富的内容。
适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建科30周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亚卓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洪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以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等参与授课的业内顶尖专家纷纷送上祝贺,点赞该院神经外科建设成果。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田新华教授介绍说,颅脑内血管丛生,神经元分部密集,“精准”手术极为重要,神经外科技术和器械的革新始终在向着精准和微创化方向前进,此次大会讨论的神经内镜技术和目前治疗脑血管病最常用的神经介入技术都是神经外科微创手术的代表。

【会议开幕式】
田新华教授介绍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省内最早开展神经内镜技术,至今已有二十年经验,经过多年临床论证,神经内镜手术精准微创优势显而易见,内镜技术的进步,提高了人们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患者病死率,还降低了手术费用。

【田新华教授 致辞】
田新华教授称,目前该院仍持续致力于神经内镜对颅底和脑深部病变“禁区”的探索,去年,田新华团队在全市首家应用了一款名为3D Slicer的全球开源软件,可合成多模态3D建模影像,辅助实现术前精准评估和术中精准定位,再使用神经内镜探入,精准彻底清除病灶,可最大程度保留神经功能,令手术精准度和应用范围再提高,也已在科室内多领域广泛成熟应用,该多模态3D导航模式在论坛上也引发热议。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神经介入技术专家陈锷教授介绍说,神经介入作为“不开刀的外科手术”,对治疗多种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冬季高发的卒中都有非常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广受患者欢迎,对于神经介入医生需求量显著增加。该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在省内率先开展针对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目前 每年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和造影达近千台,为厦门市之最。

【陈锷教授 致辞】
陈锷教授介绍说,神经介入技术的学习曲线很长,一名神经介入医生培养周期一般需要5-10年,“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颅底外科技术培训中心和国家神经介入建设中心,我们科室正致力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包括接收外院进修的神经重症护理人员。”
适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建科30周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亚卓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毛颖教授、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洪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以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等参与授课的业内顶尖专家纷纷送上祝贺,点赞该院神经外科建设成果。

【泰杰伟业展位】
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产神经介入领域佼佼者,有幸受邀参加本次大会。本次会议中携带广受市场好评的Perdenser®弹簧圈、Perfiller®膨胀圈、Frepass®微导管、Proender®保护伞、Freble™中间导管以及最新上市的Flager™神经血管介入导丝、Streamer™颅内球囊扩张导管亮相会场。多位专家主任来到展台了解产品情况,试验样品手感,表达出对产品的浓厚兴趣。泰杰伟业越来越受到行业专家及同道的关注与期望,将会自强不息,奋勇向前,为国产神经介入建设贡献力量。